江南时报讯(记者 钱海盈) 大美长江,奔流不息。9月21日,“镌印盛辉——水韵江苏·木刻版画长江百景”展暨“长江春色图”展览在张家港市美术馆开幕。
江苏是中国拥有长江岸线最长的省份,在这广阔的流域,可以同时目睹时尚的城市街景和悠然的小桥流水人家,高度发达的后工业景观和水光山色的田园牧歌,这也正是长江江苏段的迷人之处。
“镌印盛辉——水韵江苏·木刻版画长江百景”展以水印版画这一体现江苏传统文脉赓续的独特艺术形式,全面展示长江江苏段的文化艺术盛宴。
展览在省文化和旅游厅征集和评选“长江百景”基础上,遴选出体现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红色传承和新时代发展等4个主题的100个特色风光作为创作主题,特邀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位知名版画家参与创作。艺术家们以画笔和刻刀丈量变化中的地理和人文,通过美学和情感的融合,创作出了100幅优秀作品。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老一辈的江苏版画家在沿江写生的跋涉中目睹了长江江苏段的“沧桑巨变”,由此积累了全新的视觉经验,奠定了未来60年江苏水印版画创造性传承的基础。沿着时间之流,人们对长江的认知不断更迭,风景的主题也不断发生着形式和意义上的置换。今天,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令长江经济带迎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变革。江苏文旅的高水平融合和“水韵江苏”品牌的深度打造亦离不开“一江清水、两岸葱绿”的景观资源,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人文底色。
此次“镌印盛辉——水韵江苏·木刻版画长江百景”特展中,本地风景的连续性传统被重新诠释:通过美学和情感的共同作用,以画笔和刻刀丈量变化中的地理和人文,由此彰显江苏水印版画的独特魅力和长江主题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文化新活力。
永联美术馆展出的“长江春色图”展,主要呈现的是由省国画院31名画家历时一年创作完成的大型画卷《长江春色图》。该画卷长125米、高1.2米,采用中国传统笔墨手法,描绘了云水交融的长江新貌,展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美好图景。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画卷作序并书写,江苏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为画卷撰写跋文,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为画卷题签题跋,江苏省文化馆馆长赵彦国治印,江苏省书法院副院长宇文家林书写后记。
《长江春色图》描绘了长江沿线的“沧桑巨变”,既有雪山冰峰、大壑云烟、崇山峻岭的壮美符号,又有高峡平湖、江河相汇、江海畅达的浩瀚意象;既有碧水蓝天、湿地鸟翔、岸绿鱼跃的生态图景,又有天堑通途、舟船帆影、古建楼台的多彩印记,还有繁华都市、美丽乡村、美好生活的现代气象,构成了一幅生动精彩的长江春色画卷。